/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支付短期借款利息会计分录怎么做?

时间:2024-01-06 07:45:19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支付短期借款利息会计分录怎么做?」,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95167.html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暂时资金紧张的关系,向银行借入一笔短期借款,那么支付这笔借款的利息,具体会计分录怎么做?

支付本月短期借款利息会计分录

短期借款一般借入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通常在取得借款日,按取得的金额入账。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是企业理账活动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耗费,因此应将其作为一项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中进行核算。

短期借款的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1、取得借款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借款利息的核算,先计算每月负担的利息=借款本金*年利率*1/12,如果是按期支付利息的借款,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借款,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归还借款的核算,根据付息方式的不同,分别做以下会计分录:

(1)按期计付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利息,应按以下不同的支付情况计入不同科目:

1、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是按期支付的(按季、按半年),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并且数额较大的,则按月进行预提,计入费用。

预提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

实际支付时:根据已经预提的利息金额,借记“预提费用”科目;根据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与预提数的差额(尚未提取的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根据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如果短期借款利息是按月支付的,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但是数额不大的,则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核算,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

支付短期借款计利息怎么做会计分录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企业应该在受益期间内计提对应的短期借款的利息,并将其计入到财务费用科目。

1、实际发生短期借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按月计提短期借款利息费时,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利息,

贷:短期借款—应计利息。

3、到期归还利息本金时,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本金,

短期借款—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会计中支付短期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何做是正确的?

1、会计中支付短期借款利息正确会计分录是:

(1)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直接支付】

应付利息【月末计提】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3)归还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支付借款利息怎么做会计分录

公司向支付宝的借款,通过“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科目核算。

1、计提短期借款利息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计提长期借款利息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扩展资料:

长期借款的主要用途:

1、企业借入长期借款可以弥补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施工企业正常施工生产经营所需垫底资金底作用。

2、企业为了扩大施工生产经营、搞多种经营,需要添置各种机械设备,建造厂房,这些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长期占用的资金,而企业所拥有的经营资金,往往是无法满足这种需要的,如等待用企业内部形成的积累资金再去购建,则可能丧失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

3.举借长期借款,可以为投资人带来获利的机会。企业需要的长期资金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增加投资人投入的资金;二是举借长期价款。从投资人角度来看,举借长期借款往往更为有利。

一方面有利于投资人保持原有控制企业的权力,不会因为企业筹集长期资金而影响投资者本身的利益;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投资人带来获利的机会。因为长期借款利息,可以计入财务费用在税前利润列支,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就可少交一部分所得税,为投资人增加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短期借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借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