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4分)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
时间:2024-01-14 06:55:28 栏目:学习方法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png)
题目内容:
综合性学习(4分)
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
【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材料五】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小题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2分)
小题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2分)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最佳答案:
小题1:材料三材料五
小题2:一本书像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入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
答案解析:
小题1:根据“名人读书方法”的主题,理解四则材料的内容可知,三和五介绍的不是方法,而是匡衡和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点评:严格的仿写,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相等,结构相称,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修辞一致。不严格的字数上可放宽要求。
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两个例句可知,字数一样,结构相同,都是“一本书像……,……我们……”,第一个省略号要写一个三个字的数量词修饰的名词短语,第二个省略号要写一个动词,第三个省略号内写了个大的动宾短语,指出书的作用。
点评:严格的仿写,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相等,结构相称,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修辞一致。不严格的字数上可放宽要求。
考点核心: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