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销售商品服务时,由于未及时取得发票,一般会计人员将作相应的暂估处理。那么暂估出库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暂估出库如何做账?
先有暂估入库,才有暂估出库。否则视同一般进货入库。
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XX商品
贷:应付账款——XX公司——暂估
出库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XX商品
收到发票,红字全额冲回前期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XX商品
贷:应付账款——XX公司——暂估
再按发票的金额,再做一张凭证: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XX公司
银行存款或现金
调整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如暂估价大于实际进货价,差额部分应记为负数)
贷:库存商品——XX商品(如暂估价大于实际进货价,差额部分应记为负数)
主营业务成本和销售成本区别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一般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按照会计配比性原则,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产生收入时,其相应成本应确认计入损益。
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确认时应以产品的销售数量或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或单位劳务成本为基础,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数量或提供劳务数量×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或单位劳务成本
暂估的账务怎么处理?会计分录怎么写?
1、如题所述,暂估账务处理普遍是指采购物资暂估入库的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当采购物资(材料存货或固定资产)已验收而未能取得相应发票的情况下,应进行暂估的账务处理,如下会计分录给予参考:
a、采购原材料等物资:
借:原材料等存货科目
贷:应付账款等相关科目
在收到发票后,先冲减如上会计分录再编制常规的会计分录;
b、采购设备等固定资产并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暂估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等科目
如上固定资产应按照会计制度如常进行计提折旧的处理,在收到发票后,应将暂估固定资产结转为固定资产(原值),如暂估资产价值与发票结算实际价格出现差异,那么,应同时调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再调整已计提的折旧费用,按照实际价值重新分析确定折旧额则可);
2、在实际工作当中,账务暂估情形还会牵涉到其他情形的成本费用暂估,大多通过提取方式进行会计处理,应予区别;
3、以上仅供参考,请予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判断,依法操作。
暂估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 (暂估金额)。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XX供应商 ) (暂估金额)。
2、暂估回冲
(1)红字冲回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 (原暂估金额,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XX供应商 (原暂估金额,红字)。
(2)收到发票,做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 (发票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税额)。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 (发票含税金额 )。
扩展资料
暂估入账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暂估容易冲销难,特别是客户很多或较长时间才收到发票的情况更易产生这种问题。
一是月底暂估,月初冲回,保持账务的连续性以免因发票长时间未到而难以查对。
二是设备查账(表),对每笔新发生的暂估入账及发票到达冲销后都要及时登记,将存货明细账与库房的明细账定期不定期地核对,减少差错的发生。
但是,如果本月同类商品,既无月初结存,又无购销业务发生的,或者企业是使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巨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暂估入账
会计暂估出库如何做账
应先有暂估入库,才有暂估出库。否则视同一般进货入库。
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商品
贷:应付账款-**公司-暂估
出库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商品
收到发票,红字全额冲回前期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商品
贷:应付账款-**公司**暂估
再按发票的金额,再做一张凭证: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公司
银行存款或现金
调整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如暂估价大于实际进货价,差额部分应记为负数)
贷:库存商品-**商品(如暂估价大于实际进货价,差额部分应记为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