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①___________,我欢喜看草②___________。我疲累于③___________的都市的天空,和④___________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1.文中空缺的①一④处,请各填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心”怎么会“焦”呢?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这句话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
(1)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白 ②绿 ③灰暗 ④黄漠
2.水是多宝贵的啊!它是森林,它是禾苗,它是花朵,它是未来。
3.这里刻画出作者焦急的心情,反衬出作者对绿的渴慕。
4.这并不矛盾。“孤独而陌生”,是因为在这古城中没有人认识“我”。“不感到孤独”,是因为常春藤的绿让“我”看到了希望,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它像老朋友一样陪伴“我”。
5.(1)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绿的感情之深,似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主要表现“我”对绿的热爱,对安宁、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这句话是说,人是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生存的,而绿正是自然环境的代表,因此人不能离开绿而生活。这里的绿,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