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怒恨)数世之失权,忿(气愤)强臣(臣下)之窃命(窃取权力),矫枉

时间:2024-04-24 18:01:03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怒恨)数世之失权,忿(气愤)强臣(臣下)之窃命(窃取权力),矫枉」,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88599.html
题目内容:

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怒恨)数世之失权,忿(气愤)强臣(臣下)之窃命(窃取权力),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二:(隋文帝)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尚书省“事无不总”,地位高,权力大,但其长官为正二品,副长官为从二品。与尚书鼎足而三的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均属正三品。

材料三:明太祖时期,左丞相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门。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借有人告发胡惟庸“谋逆”,将其处死,并罢中书省,升六部尚书为正二品,直接对皇帝负责。定制不置丞相,“后嗣君不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阗之重典”。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完成:

(1)据材料一,东汉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唐朝发展了隋的制度,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什么现象?(3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2分)

(5)从汉到清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变化中,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

最佳答案:

(1)台阁(尚书台)。

(2)三省六部制。

(3)明初宰相(丞相)专权,妨碍皇帝行使权力;丞相制度被永远废除。

(4)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5)君权(皇权)日益强化,相权逐步削弱。

答案解析:

材料题应结合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相权在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从设立到逐渐分散、削弱的历程,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息息相关。

考点核心: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