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15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时间:2024-04-18 09:21:0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15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2044.html
题目内容:

(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2)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先帝知臣谨慎谨慎:

(4)夙夜忧叹夙:

(5)庶竭驽钝驽钝: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2)故 临 崩 寄 臣 以 大 事 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诸葛亮的理想与追求是“”,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苏轼的理想与追求是“”,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4分)

最佳答案:

小题1:(1)姑且(2)定将(3)小心认真(4)早(5)比喻才能平庸

小题2:(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了重任,在危急患难期间奉命出使。

(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小题3:(1)酒酣/胸胆尚开张。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小题4: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知恩图报、效忠汉室;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第一、第三空每空1分,第二空2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次多用的情况。如本题中,“聊”是古今异义,姑且,“会”在这里表“肯定”的决心,是“定将”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败军之际”:兵败的时候。

小题3:

试题分析:要掌握划分节奏的方法:

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 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的提示“作者的理想与追求”,找到对应的原句,再概括一下其中的感情即可。如诸葛亮在文中说明了此次北伐的目的“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表现了他“知恩图报、效忠汉室”的情感;苏轼在引用典故后直抒胸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参考译文: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