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时间:2024-04-18 09:20:0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2031.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2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乙】(桑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馀。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⑵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选自欧阳修《桑怿传》,有删改)

【注释】①桑怿:人名。

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属地名。

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

④廪:粮仓。

⑤里人:同乡人。

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任选4个作答)

⑴ 伛偻提携()⑵ 杂然而前陈者()⑶ 见民走避溺者()⑷ 遂弃其粟() ⑸ 粟尽乃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小题3:欧阳修说:“怿,可谓义勇之士。”请结合【乙】文内容作具体阐释。(2分)

小题4: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A.甲文以“乐”为核心,描绘了游宴之乐的美好场景,突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乙文中的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是“以舟载民”“汝旁县为之无盗”。

C.两文中“醒能述以文”“独提一剑以往”“将以舟载之”中的“以”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D.甲乙两文“记”“传”一体,写景写人都充满激情,妙趣横生,又都渗透客观评价。

最佳答案:

小题1:

(1)驼背(这里指年老的行人)。

(2)在前面摆着。

(3)逃。

(4)于是抛弃。

(5)才停止。(共4分。答对一个给1分,意对即可)

小题2:

(1)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2) 桑怿虽然是考过进士,但桑怿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事迹大多如此类。(4分。一句2分,意对即可)

小题3:参考:“孤身灭盗” 侧重显其“勇”,“弃粮载民”侧重显其“义”。(共2分。答到“义”与“勇”两方面得满分,答“力过数人”也算显其“勇”。其它解读酌情给分)

小题4:A. (共2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伛偻”一词是形容词作名词,“走”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颓然”“ 乎”“ 举”“类”,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注释,疏通乙文文字,了解情节内容,抓住人物的行为描写概括其形象特点。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要读通读懂两文内容,然后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或与文章内容或与对文章的理解一一比较,用反选排除法,排除错误的项。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