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6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本布衣()②由是感激()
③深入不毛()④夙夜忧叹()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含义。(4分)
①躬耕于南阳()②还于旧都()
③以告先帝之灵()④咨臣以当世之事()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①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
小题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小题5: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①平民,百姓②感动,激动,感慨③草木④早晚
小题2:①在②到③来④拿
小题3: (4分)①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分)。
②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文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2分)。.
小题4: (2分)①五月渡泸,平定南方:
②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小题5:(2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来回答即可。(概括诸葛亮精神1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
答案解析:
小题1:
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的“感谢”“布衣”是古今异义词,“毛”是通假字,要注意辨析。
小题2:
试题分析:了解文章大意,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临”“ 涕零”“许”“ 驱驰”,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诸葛亮的叙述,从其目前要做的事情和达到的目的两个方面来概括。
小题5:
试题分析:先从文中诸葛亮的语言中分析出其精神品质,然后联系现实,从中选择与现代社会有关联性的思想精神来谈感想。
考点核心: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