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受政府领导,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财务人员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成本)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借:事业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
贷:银行存款等
固定资产应该怎么理解?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但不仅限于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通常划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
非流动资产基金是什么意思?
非流动资产基金属于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科目,用来核算事业单位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
银行存款是什么?
银行存款是储存在银行的款项,是货币资金的组成部分。
银行存款是资产性质的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
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事业单位购固定资产是怎么作分录的
事业单位购固定资产是作分录的方法:
1、增加固定资产时,相应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按照固定资产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另外按照实际支出的金额,借记“事业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2、如果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那么计提折旧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3、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即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相关累计折旧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等报经批准处置时,将相关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账面余额也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损失及费用等,均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与企业的大不相同,遇到时一定要分清楚、弄明白,避免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混淆出错。
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政府会计计提折旧分录如下:
固定资产取得时,
借:固定资产,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预算会计: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