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国际收支危机的方法
时间:2024-01-05 16:10:36 栏目:学习方法
调节国际收支危机的方法包括:
1、贴现政策;
2、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3、对本国的货币的对外汇率进行法定贬值或促使下浮;
4、鼓励劳务出口,平衡国际收支;
5、实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危机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一国或地区国际收支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逆差并对该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发生重大影响的国际收支形势。国际收支危机是一种信用危机,表现为银行或金融机构流动性资金严重不足而发生挤提和倒闭,或者投资者对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丧失信心而导致资金停止流入或大量流出,以及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论述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答:
1.外汇缓冲政策: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或临时性向外借款来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政府进行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改变税率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影响总需求。
3.汇率政策:它指政府通过影响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可以对本国货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即通过改变本币的金平价来调整汇率。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通过增加或减少外汇储备,使汇率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4.直接管制:直接管制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外汇管制指政府对外汇买卖、国际结算、资本国际流动所规定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贸易管制指政府直接干预进出口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关税政策和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制、一系列技术、卫生、包装标准等构成的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出口信贷政策、出口退税和外汇留成制等鼓励出口的政策。
论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便、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主要有:
财政政策 采取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和调整税率的方式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当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国际储备较多时,采取增加财政预算、扩大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刺激投资等手段,可以提高消费水平,促使物价上涨,增加国内需求和进口,减少顺差.当国际收支大量逆差时,则可采取削减财政预算、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通货等措施,迫使国内物价下降,增加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减少逆差.
金融政策 采取利率调整、汇率调整和外汇管制等政策来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
①利率调整.提高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可以吸引或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时,可以降低利率,促使资本外流和扩大投资规模,使顺差缩小.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提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控制投资规模,使逆差缩小.但是,提高利率会使本币汇率上升,容易影响国内投资,抑制商品出口,从而发生贸易收支逆差或使逆差扩大,从根本上影响国际收支的改善.因此,只有在币值严重不稳,国内经济和金融状况不断恶化时才采取调整利率的措施.②汇率调整.通过货币法定升值或贬值,提高或降低本币的汇率,可以改善国际收支.货币升值后,本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相应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就会下降,在客观上起到鼓励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从而使顺差减少;相反,货币贬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逆差.但运用汇率手段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往往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抵制.③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机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外汇的自由买卖或采取差别汇率.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外汇入不敷出时,制定严格的外汇管制条例,对外汇买卖、外汇的收入和支出实行严格管制,控制外汇的支出和使用,防止资本外逃,可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
贸易管制政策 贸易管制政策的着眼点是“奖出限入”.在奖出方面,主要是实行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和出口补贴.出口信贷是由进出口银行为扩大出口向本国出口商或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由国家行政当局对本国出口商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买方信贷提供担保,一旦进口商拒付货款或无力偿还贷款而使本国出口商受到损失时,由国家负责补偿损失.出口补贴是国家行政当局为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商提供现金补贴或税收方面的优惠.在限入方面,主要是实行关税壁垒、进口配额制和进口许可证制.关税壁垒是指贸易进口国为限制或阻止某种商品的输入而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措施.进口配额制即贸易进口国为限制进口而对某些商品的进口规定最高的数量或金额.进口许可证制度是贸易进口国为限制进口而对某些商品实行进口控制的手段.它规定,某种商品只有在领取许可证时才能获得进口所需的外汇.
国际借贷 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筹资或政府间贷款,可以获取资金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但在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获得国际贷款的条件往往很苛刻,势必增加还本付息的负担,使今后的国际收支更加恶化.因此,国际借贷只能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权宜之计.
一国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调节?
(一) 运用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 作用主要对国内不平衡,同时也影响国际收支。
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削减支出——物价下跌,进口受到抑制,刺激出口,同时也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增长。
膨胀的财政政策:使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出口有抑制作用。
2.货币政策: 以汇率和利率调整作为主要内容。
紧的货币政策:调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会引起短期资本的流入改善国际收支,当然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松的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财政政策主要针对国内平衡,货币政策针对国际收支,两者配合达到内与外部的双重平衡。
经济情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衰退与逆差 膨胀性 紧缩性
衰退与顺差 膨胀性 紧缩性
膨胀与逆差 紧缩性 膨胀性
膨胀与顺差 紧缩性 膨胀性
(二)直接管制
一国政府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干预外汇买卖和对外贸易的自由输出入或者差别汇率。
具体方法:进口许可证,进口存款制,出口许可证(国内需求与价格),奖励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增加出口竞争。
直接管制对局部性不平衡显得快速有效,但是直接管制会引起国际效应招致相应的报复,甚至会抵消预期的效果。
(三)国际间相互经济协作
国际经济相互是关联的,各自在单方面采取和行动会损害他国的利益,而使国际贸易困难重重,国际经济协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1.谋求恢复贸易自由:消除自由贸易障碍,推行经济一体化,WTO,区域性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
2.促进生产要素自由转移 达到最优化配置,实现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
3.相互协调经济政策:互惠互利,85年起的美德日法意英加每年一次的7国财长会议,经合组织,东盟,亚太经济组织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