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科层组织结构

时间:2024-01-05 16:10:33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科层组织结构」,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67543.html

科层组织结构一般是一种相对集权的组织结构。科层组织结构存在于两类管理机构中,一类是直线指挥机构,如总部、分部、车间、工段和班组等;一类是参谋职能机构,如研究开发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营销部及售后服务部等。分别对应直线人员,如总经理、分部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和班组长等,以及参谋人员,如人力资源部部长、财务部部长、营销部部长等。

在科层组织结构中,直线人员是主体,参谋人员是辅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直线人员统一领导和指挥,他们有权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并负全面的领导责任。职能部门则设置在直线领导之下,分别从事专业管理,是各级直线领导的参谋部。职能部门所拟定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指示等,均应由直线领导批准后下达执行,职能部门对下级领导者和下属职能部门无权直接下达命令或进行指挥,只能起到提供建议、咨询以及进行业务指导的作用。



科层组织结构的缺点有哪些

科层组织结构的缺点:

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常会出现困难,导致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甚至争夺公司内部资源。因此,整个企业对外在环境的反应会比较迟钝。而且员工较长时间在一个部门工作,往往眼光会变得狭隘,只看到本部门的目标和利益,缺乏整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科层组织是一种以等级为基础,信息从下向上流动,命令从上向下发出的“金字塔”式结构。

什么是科层制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上的,它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按照通行的解释,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科层制是近代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较早阐释和分析了官僚制。他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以某种权力为基础的,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制的基础;它为管理活动、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使权力提供了正式的规则。

扩展资料:

科层制组织具有以下的五大基本特征:

1、专门化,在科层制组织中,作业是根据工作类型和目的进行划分的,具有很清楚的职责范围,它科学地划分每一工作单元和强调删除那些无用的重复工作,以及考虑到职能交叉的必要。各个成员将接受组织分配的活动任务,并按分工原则专精于自己岗位职责的工作。

2、等级制,在科层制组织中,拥有一大批官员,其中每个人的权威与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官员的职位按等级制的原则依次排列。部属必须接受主管的命令与监督,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定。

3、规则化,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运行,包括成员间的活动与关系都受规则限制。也就是说,每位成员都了解自己所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及组织运作的规范。所以说,科层制组织所采取的手段能最有效地实既定的目标,领导人一时产生的错误想法或已经不再适用的程序,都不大可能危害组织的发展。

4、非人格化,在科层制组织中,官员不得滥用其职权,个人的情绪不得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公事与私事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组织成员都按严格的法令和规章对待工作和业务交往,确保组织目标的实施。

5、技术化,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成员凭自己的专业所长、技术能力获得工作机会,享受工资报酬。组织按成员的技术资格授予其某个职位,并根据成员的工作成绩与资历条件决定其晋升与加薪与否,从而促进个人为工作尽心尽职,保证组织效率的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层管理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上一篇:国际信贷协议的主要条款 下一篇: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