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的借贷记账方法指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相反的方向,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借贷记账即在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
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来登记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四项。其中,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本期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和试算,以检验账户记录正确与否的一种专门方法。
考初级会计师证如何学借贷方向?
学习初级会计的时候,有一个东西一直贯穿整个教材,那就是借贷。但是何时用借何时用贷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一旦借贷用错,那么这个借贷是永远也平不的了。这里誉财会计教育体谅大家学习辛苦,给大家详细的总结了一下,特此奉上~
首先誉财教育蜀汉路会计培训的何老师曾经强调过,借与贷只是一种记帐符号。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会计科目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会计账户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因为账户的性质不同,所以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1.资产类
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
2.负债类
负债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
3.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
4.成本类
成本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
5.损益类
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在初级会计考试的备考中,很多知识点都比较细致,希望大家能静下来好好总结,找到其中规律,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规律来学习和记忆,这样会使你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im
会计中的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分别指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帐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
·
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