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高高的山颠上尚未化尽的残雪斑斑点点,山风阵阵呼啸。
乐声在旷野中荡漾回响。钟声嘹亮。
……
山麓下。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
山上。
流连忘返的玛丽亚在山坡草地上远眺群山,她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涟漪。她又向前走去,一面放声歌唱《音乐之声》:
群山洋溢着音乐之声,
群山唱着古老的歌儿,
群山把音乐之声充满我心房。
我的心要把听到的歌儿欢唱。
我的心想要像鸟儿从湖上飞回森林,
它的翅膀不停地扑腾;
我的心想要像小天使随风飘出教堂,
深深地叹息;
像在石头上翻滚的溪水一样欢笑;
像初试歌喉的云雀通宵达旦地啼唱。
每当我的心感到寂寞,我要到山里去,
我又会听到过去听到过的歌儿,
我的心又会充满音乐之声,
我又会放声歌唱。
玛丽亚伫立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钟声,她陷入遐思。忽然,她猛省过来,用手一拍自己的额头,急忙拔腿就跑,没跑上几步,又转身奔回捡起地上的外衣,发出一声惊呼:“哦!”急速地跑下山来。
1.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头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你可以看出玛丽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对玛丽亚的描写采用的是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在纵情地歌唱,快乐地游玩。
2.开头的环境描写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玛丽亚的纵情歌唱相映衬,情景交融,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3.她对音乐极其热爱,是一个活泼、热爱自由的姑娘。
4.正面描写。描写了玛丽亚在野外歌唱的情形,其中歌词的内容着重展示了她的内心感情和精神世界。这样描写由人物自己表现自己,说服力强。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