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_____________悬崖峭壁,_____________层沙积土,_____________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1)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2)生命又像……,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
(3)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1.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挟卷着 冲倒了 穿过了
B.冲倒了 挟卷着 穿过了
C.穿过了 冲倒了 挟卷着
D.挟卷着 穿过了 冲倒了
2.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心平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1)“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3)给人深刻的启示,下列各项中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5.画线句子(2)“生命又像……”再写一个比喻句。
(1)生命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这一比喻可以写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C
2.形容波浪平静(波平浪静)(或:指在生命行程中战胜艰难险阻后的那种愉悦从容的心态)。
3.雨水
4.C
5.(1)一棵小树(或:一粒种子)。
(2)①它在生长中伴随着快乐和痛苦。春天抽叶开花,夏天浓阴结果,秋天叶色绯红,冬天落叶归根。
②既吸收空气,承受阳光,又经历风吹雨打,酷暑严寒。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