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黔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进仕,屡次辞去诸侯的聘请。无怀氏、葛天氏均是上古社会帝王。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自娱(yù)
曾不吝情(lìn)
乐其志(lè)
B.萧然(xiāo)
衔觞赋诗(shāng)
葛天氏(gě)
C.嗜酒(shì)
短褐穿结(hè)
好读书(hǎo)
D.黔娄(qián)
箪瓢屡空(dān)
晏如也(ān) 2.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地知道) 每有会意(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B.环堵萧然(环视墙壁)箪瓢屡空(经常空着)
C.晏如也(安然自得) 以此自终(度过自己的一生)
D.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不汲汲于富贵(极力营求的样子)
3.下列各组划线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
A.登峰造极——造饮辄醉
B.颇示已志——此其志不在小
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在必醉
D.曾不吝情去留——而计其长短曾不盈寸
4.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
B.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喜欢读书,但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懂个大概。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译: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D.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
5.关于本文内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述用以自抒志趣的文章,作者是陶渊明。
B.本文描绘的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知识分子形象。
C.五柳先生喜好喝酒,到亲朋好友家饮酒时总是大醉方休,并且醉后就向主人告辞。
D.由于五柳先生品行高洁,因而受到了黔娄妻子的赞赏,称他不因为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富贵而到处投机钻营。
最佳答案:
1.B
2.B
3.C
4.B
5.D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