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魅力海北①在烟波浩淼的青海湖北岸,巍峨挺拔的祁连山南麓,有一片水草丰茂、资源富饶、景色奇丽的神奇土地,这就是如一块宝玉镶嵌在青海东北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
②“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西部歌王王洛宾上世纪40年代初在这里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从金银滩、青海湖出发,唱遍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国,风靡海内外。
③这里很美,关得足以让你震撼。草原的天,蓝得醉人。草原的云,白得可心。草原的山,美得如画。洁白的羊群,健壮的牦牛,星星点点地徜徉在青草和野花丛中。牧人骑着骏马悠然地享受着幸福生活。此情此景,会令每位走进海北的外乡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享受着草原独有的安逸和恬静。
④海北景色旖旎,全州各地风光各有千秋。州府西海镇位于美丽的金银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金银滩草原的真实写照。听着美丽动听的歌曲,漫步在金银滩草原,遍地盛开的鲜花,百灵鸟动人的歌声,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金银滩不光是富饶、浪漫的,还有更加传奇的色彩。它的富饶,是让藏族群众拥金抱银,它的浪漫,是让王洛宾载入爱情和音乐的史册。它的传奇,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是一个让世界惊诧、敬重的地方,是一个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胜地。
⑤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海北州的刚察县、海晏县境内。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夏秋季节,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f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寒冷的季节,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常常会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结冰时的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如同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⑥门源回族自治县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的“北大门”。这里有金牧场之称的皇城大草原,有闻名遐迩的夏都第一峰岗什卡雪峰。花开千顷,香飘万里,30万亩灿烂绚丽的油幕花海给人以金色的狂想,金色的震撼。林海浩瀚、绮丽的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以青海最大的林地面积、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佳境。
⑦祁连县因地处世界名山——祁连山中段而得名。祁连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以及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祁连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江南的风韵细腻,北方的粗犷神奇,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使祁连赢得了“东方瑞士”的美誉。
⑧海北,这是一处绿草如茵,天湖宁静的世外桃源.这是一片以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将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神奇的土地。
⑨海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祁连山报》,作者拉毛措,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这里很美,美得足以让你震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有金牧场之称的皇城大草原,有闻名遐迩的夏都第一峰岗什卡雪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⑨段引用王洛宾创作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感官角度分析,“花开千顷,香飘万里”分别运用了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
4.试对文中加粗的语句进行赏析。
结冰时的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如同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瑁闪亮,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金银滩“还有更加传奇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的理解,试在第⑨段处为文章续写一句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震撼:感到震动。
(2)闻名遐迩: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大。
2.以优美的情歌衬托草原的魅力,增加浪漫的色彩。
3.视觉 嗅觉
4.用拟人、比喻手法描绘了冬季阳光下的青海湖圣洁、美丽、广阔、夺目等特色,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5.因为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是·一个让世界惊诧、敬重的地方,是一个载人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胜地。
6.示例:
①正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四海宾朋。
②充满魅力的地方!③人人向往的地方……(符合情景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