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送夏进士序龚自珍  乾隆中,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

时间:2025-02-13 02:13:5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送夏进士序龚自珍  乾隆中,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7756.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送夏进士序

龚自珍乾隆中,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之,以书生对。上曰:“是胡害?朕亦一书生也。”大吏悚服。呜呼,大哉斯言!是其炳六籍、训万祀矣。

嘉庆二十二年春,吾杭夏进士之京师,将铨县令,纡道别余海上。相与语,益进,啐然愉,谡然清,论三千年史事,意见或合或否,辄哈然以欢。余曰:“是书生,非俗吏。”海上之人以及乡之人皆曰:“非俗吏!”之京师,京师贵人长者识余者,皆识进士,亦必曰非俗吏也。

虽然,固微窥君,君若惧人之訾其书生者,又若有所讳夫书生者,暴于声音笑貌焉。天下事,舍书生无可属。真书生又寡,有一于是,而惧人之訾已而讳之耶?且如君者,虽百人訾之,万人訾之,啮指而自誓不为书生,以喙自卫,哓哓然力辩其非书生,其终能肖俗吏之所为也哉?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噫!以书生之声音笑貌,加之以拙,济之以回护,终之以失所据。果尔,则进士之为政也,病矣!

新妇三日,知其所自育;新官三日,知其所与。予识进士十年,既庆其禄之及,于吾里有光,而又恐其信道之不笃,行且一前而一却也。于其行,恭述圣训,以附古者朋友赠行之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其炳六籍、训万祀矣——炳:使……光大

B.暴于声音笑貌焉——暴:表露

C.其终能肖俗吏之所为也哉——肖:与……相似

D.于其行,恭述圣训——行:品行

2.下面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朕亦一书生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辄哈然以欢——木欣欣以向荣

C.君若惧人之訾其书生者——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终之以失所据——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将要担任吏职,作者用皇上也自称为书生的事实来鼓励他,要他不为书生的称呼自卑,不怕嘲笑,保持书生的本色而不要混同于俗吏之流。

B.夏进士被选拔为知县,上任前跟作者和京师的朋友告别,一番言谈过后,作者和京师的朋友都认为他是一个书生,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官吏。

C.作者暗暗地观察夏进士,从他的言谈神色之间发现夏进士像是害怕别人诋毁他是书生,又像是有意隐瞒自己是个书生,作者对此表示担忧。

D.文章中作者对夏进士能得到官职,为乡里增光表示祝贺,同时又担心他信仰圣人之道不坚定,行动上将会有进有退,所以写文章来鼓励他。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之,以书生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书生又寡,有一于是,而惧人之訾己而讳之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尔,则进士之为政也,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D

2.C

3.B

4.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

5.(1)高官中有不满意他下属官员的人,皇上问他(为什么不满意),他用下属官员是个书生来回答。

  (2)真正的书生又很少,有一个真正的书生在此,却会害怕别人诋毁自己而避忌书生这个称呼吗

  (3)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夏进士治理政事,就糟糕了!(意对即可)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