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最后一根火柴(1)一个六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遇暴风雨,迷失了方

时间:2025-02-13 00:45:35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最后一根火柴(1)一个六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遇暴风雨,迷失了方」,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6530.html
题目内容:

最后一根火柴(1)一个六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遇暴风雨,迷失了方向。他们精疲力竭地走了一个下午,也未能走回宿营地。

(2)天渐渐黑了下来。年过花甲的老队长凭多年的野地考察经验,预感到了某种不祥。他神色凝重地告诉大家,如此恶劣的气候,营救工作根本无法实行,我们必须设法熬过今晚才有获救的可能。大家的心倏地像跌进了无底深渊。谁都明白,这里夜间温度达零下四十多度,要想熬过今晚几乎是不可能的。

(3)狰狞恐怖的死神,一下子赫然眼前。

(4)他们寻到一块上部凸出,下部凹入一米的巨石躲了进去,六个人背靠着背,瑟缩着用彼此的体温取暖。人生诸多欲求,此时已被简化为对一团火的渴望!

(5)忽然,一位队员惊喜地发现,在他们栖身的岩缝里竟残存着许多干枯的灌木!大家激动不已,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嗜烟的老队长。老队长心领神会,从怀里掏出一盒火柴。遗憾的是,匣里的火柴所剩区区几根了。

(6)这里海拔三千多米,不但氧气稀薄,而且肆虐的寒风无处不入,想一次划燃火柴是非常困难的。一根,二根,三根,火柴只有哧的亮一下,腾起一缕青烟便熄灭了。

(7)仅剩最后一根火柴时,老队长不敢再划了。他清醒地知道,如果这根火柴再不能将木柴点燃,他们六人将魂断高原。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老队长擎火柴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8)深思熟虑了许久,老队长命令大家把臃肿的外衣脱下,拥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个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在火柴擦向磷纸的刹那,每个人都竭力屏住呼吸,惟恐自己多吸一些珍贵的氧气。

(9)“哧”的一声,火柴绽开一朵美丽的花,将浓重的夜幕撕开一角。老队长不敢怠慢,忙将自己的帽子点燃,放在木柴下。一堆篝火疯狂地燃烧起来!

(10)那一夜,何等漫长。生死之间,大家看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时对那根救命火柴产生了神灵般的崇敬与膜拜。天亮了,前来搜救的直升机很快发现了他们,他们得救了。

(11)谁也不会想到,创造奇迹的,竟是微不足道的一根火柴!

(12)其实世界上再渺小的事物也会有它的伟大之处,譬如这根火柴,尽管它一生只辉煌一次,但这一次却成了永恒。

(13)那么,谁还有理由自高自大。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交代背景,指出作用及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能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六段划线的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仅剩最后一根火柴时,老队长擎火柴的手为什么开始“微微颤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火柴绽开一朵美丽的花,将浓重的夜幕撕开一角”运用的修辞是_____,其表达作用是_____。

6.读了本文后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科考队六人受到死神的威胁,但一根火柴使他们脱离了危险,从而说明世上再渺小的事物也有它的伟大之处。

2.文章的第十二、十三段。

3.写出了火柴的珍贵和大家的紧张心理。

4.如果这根火柴再不能将木柴点燃,他们六人将魂断高原。

5.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柴给六人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和生的喜悦。

6.再细小的事物都有他的伟大之处,更何况我们人呢?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上不能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应该像那根火柴一样即便微小也要让自己放出光彩。

(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