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材
时间:2024-04-24 22:11:09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材料一“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材料二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少,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四 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问题的“九条方针”: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1)这则材料反映了唐朝末年什么问题?简述宋代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5分)
(2)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美国为转变这种局面采取的措施是?(4分)
(3)根据这项规定,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策是什么?(2分)
(4)以上材料反映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台湾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根本性区别是什么?(4分)
最佳答案:
(1)藩镇割据。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5分)
(2)邦联制松散软弱。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联邦制。(4分)
(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分)
(4)一国两制。社会制度不同。(4分)
答案解析:
略
考点核心: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