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

时间:2024-04-24 21:51:27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1304.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和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于丞相问题的看法有何不同?为此各自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1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怎样的阶段性特征?(5分)

(3)综合材料一、二、三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有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最佳答案:

(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朝廷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而明太祖认为,设宰相有专权乱政的威胁,应取消宰相,集权于皇帝一身。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2)职能: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传达皇命)

阶段性特征: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3)相权日益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逐渐达到顶峰。

答案解析:

考点核心: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