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3各题。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
时间:2024-04-24 10:09:03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3各题。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父见其少,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注释:
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跟她学习书法。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写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不盈期月( )(2)窃而读之(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此子必蔽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全文分析,说说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满(2)表承接
2.这孩子将来必定会盖过我的名声!
3.天资聪颖,爱好书法,教育得法。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