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空城计》(节选)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时间:2024-04-24 03:43:27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空城计》(节选)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78365.html
题目内容:

《空城计》(节选)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手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这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旁若无人( )

②若某等之见( )

③必弃城而走( )

④吾兵止有二千五百( )

2.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计谋高深,令人不可捉摸。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情节发展,上文节选是课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两部分的大意。(各不超过10字)

第一、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三次“笑”的不同内涵。

①“笑容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抚掌而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拍手大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请指出下列两组对比的作用。

①司马昭与司马懿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众官“无不骇然”与孔明“抚掌而笑”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请再写出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并简要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故事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好像;

②如果 ;

③跑 ;

④只

2.神鬼莫测

3.高潮、结局。司马懿中计。诸葛亮释计。(意对即可)

4.①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中计,这是紧张的笑。

  ②见魏军远去,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这是轻松的笑,侥幸的笑。

  ③胜利之后的开怀大笑,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弄司马懿的笑。(意对即可)

5.①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②以众官的惊慌失措突出了孔明的大智大勇。(意对即可)

6.“略”。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