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时间:2024-04-23 21:37:5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74044.html
题目内容:

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下面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河:这里指黄河。

B.河伯欣然自喜欣然:高兴的样子。

C.不见水端端:端来。

D.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

2.对下面加粗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的。

B.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之:的。

C.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之:他,指浑沌。

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之:她,指淑女。

3.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辩牛马 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

B.我之谓也 译文:说的就是我啊。

C.少仲尼之闻 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

D.大方之家 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最佳答案:

1.C

2.B

3.D

4.C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