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
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民不堪命(忍受)
B.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阻止)
C.张灯窃读(偷偷地)
D.犹以盗目之(眼睛)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犹为立碑颂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不得已而为盗耳而其主不能守
C.犹以盗目之祭以尉首
D.既加之以刑辍耕之垄上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小题4:.联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4分)
最佳答案:
小题1:D
小题1:AC
小题1:
(1)张养浩白天就默默地诵读,晚上就关起门,点起灯偷偷地读.
(2)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
小题1: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
答案解析:
略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