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题目。(20分)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①,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
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极不敢忘,幸被误恩②,乃获所愿。”
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③,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注】①通殷勤:叙述恳切深厚的友谊。
②被误恩:幸好被皇上错误地施与恩情,(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这是自谦的说法。
③性度弘远:性情气度弘大长远。
小题1:下列选项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公挟贵忘旧(陈旧)
B.极不敢忘(非常)
C.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照顾)
D.昔日周旋(交往)小题2: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每推财以济之以中有足乐者
B.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口体之奉不若人
C.公感其意,拜为兄其真无马耶
D.幸被误恩,乃获所愿久而乃和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
⑵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小题4:李文定在考中进士后,为什么对李生的“通殷勤”,只是“口谢之而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最佳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D
小题1:(1)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书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2)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小题1:因为当时无法用行动来报答李生的恩德知恩图报,气度弘大
答案解析:
小题1:A中指“老朋友”。
小题1:B都是结构助词;D都是“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能够理解意思即可;总结人物性格合理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