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题目。(18分)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

时间:2024-04-18 11:02:57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题目。(18分)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3201.html
题目内容:

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题目。(18分 )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坐盗②酒酣

③齐人固善盗乎④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译文: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③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

小题3:当晏子巧妙回击楚王后,楚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请说一说楚王的“笑”中蕴含着怎样的心理?(4分)

答:

小题4:面对楚王的挑衅,晏子是如何做到巧妙回击楚王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答:

最佳答案:

小题1:①坐盗犯罪②酒酣酒喝的很畅快

③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④寡人反取病焉 辱

小题1: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译文: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言辞的人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

③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

小题1:楚王对刁难不成、尴尬局面的自我解嘲;对晏子机智善辩的佩服。意对即可。

小题1:(4分)方法上讲究策略,运用类比法,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态度上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义正词严;语气上委婉得体。

答案解析:

小题1:①“坐”古义:犯罪今义:坐下或乘,搭(坐车)或把臀部放在椅子等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②“酣” 酒喝的很畅快的意思。

③“固”,一词多义,在这里是“本来”的意思;在“汝心之固”中是“顽固”的意思;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是“巩固”的意思。

④“病”,一词多义,在这里是“辱”的意思;在“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中是“病情”的意思。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1)时,要注意,这是一句判断句,“之”:的;“习”:熟练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学习”;“辞”:言辞的意思,不能理解为“离开”;“者”:……的人的意思;“也”:表判断语气。翻译②句时,要注意:“徒”:只的意思;“其实”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其实”,这里是两个词,“其”代词。代指“橘和枳;“实”果实的意思;“所以……者”是“……的原因的意思;“然”指示代词,这样的意思。

③句时,要注意“得无”(莫非)、“善”(善于)、“盗”(偷东西)、“耶”(吗)这些字词翻译要准确,另外,“得无……耶”是一个固定格式,表示推测兼反问的语气,意思是“莫非……吗”“难道……吗”。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另外,要注意特殊句式: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出来,倒装句式要调整成正常的现代汉语的顺序。

小题1:试题分析:楚王的原意是想侮辱晏子,将一个齐国最善于辞令的人说败后,所有人都会知道楚王的厉害,那时他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在全天下建立威信。可是面对晏子滴水不漏的回击,楚王无法解释被缚者入楚为盗的原因,自作聪明,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得自我解嘲,低头认输,找个台阶下,同时,从侧面称赞了晏子机智善辩、博学多才的能力。

点评:这类开放题,应以原文为依托,学生应学会在原文中找依据,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概括时既要做到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晏子面对楚王的责难,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例,用类比的方法委婉的驳斥了楚王,“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句更是让楚王哑口无言,自取其辱,这反映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性格特点。

点评:这类题目一定要在读懂原文内容的基础加以分析、归纳、整理,得出答案。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