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出师表(节选)15分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时间:2024-04-18 10:45:1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出师表(节选)15分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3003.html
题目内容:

出师表(节选)15分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猥自枉屈②夙夜忧叹

③至于斟酌损益④遂许先帝以驱驰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A先帝不以臣卑鄙B咨臣以当世之事

C遂许先帝以驱驰 D以伤先帝之明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是什么?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5分

最佳答案:

小题1:降低身份早有利应许

小题2:B

小题3:在乱世中苟且保全了性命,并不寻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达。这是我报答先帝对陛下尽忠应尽的职责。

小题4: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答案解析:

小题1:

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对所学文言文名篇中的词语,可以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注意字词在句子中的变化。

小题2:

试题分析:先准确判断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再根据各选句的意思结合对文言常用词的积累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把”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苟、闻达、报、职分”,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梳通文意,根据诸葛亮所说的经历概括,抓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句理解其表白的目的。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