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九叶派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完成问题。       金黄的稻束站在 

时间:2024-03-13 01:24:4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九叶派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完成问题。       金黄的稻束站在 」,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29134.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九叶派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完成问题。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最佳答案:

1.D

2.D

考点核心: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