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2009年3月底至4月有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

时间:2024-03-10 08:35:45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2009年3月底至4月有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392005.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2009年3月底至4月有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1)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结构组成是______组成的外壳和______组成的核心组成.其生活方式是______.

(2)通过材料,按照传播途径来划分,你认为甲型H1N1流感属于______传染病.

(3)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_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它又属于______.

(4)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如再现细菌感染可作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流行三个措施中的______,同时它又属于______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5)请你写出两条合理、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因此按照传播途径来划分,甲型H1N1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3)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属于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4)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达菲),如再现细菌感染可作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流行三个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5)请你写出两条合理、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的具体措施:甲型H1N1流感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预防和控制流行性感冒的措施有:

①控制传染源,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少跟他人接触;

②切断传播途径,如通风透气,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注意打喷嚏的方式),保持环境卫生;

③保护易感人群,如积极锻炼身体,避免接触流感患者,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加强个人防护(如吃板蓝根冲剂、戴口罩解等.

故答案为:

(1)蛋白质;遗传物质;寄生;

(2)呼吸道;

(3)病原体;抗原;

(4)控制传染源;特异性;

(5)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繁荣,人们生活生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则成为当代主要的疾病。

(1)心血管疾病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心肌梗塞预防:多运动、合理饮食(节制糖分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等。

(2)癌症及其预防:癌症的病因及发生过程及其复杂,有环境中致癌因子的诱导,也有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致癌因子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致癌分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病毒致癌因子(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预防:不吸烟,也要避免被动吸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少吃或不吃腌煎炸熏烤的食物,不吃烤焦的食物,不吃变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少去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改善居室通风条件;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正确处理人生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调整情绪,自我放松,不生闷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及时治疗各种癌前病变,定期接受检查,防微杜渐。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