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
时间:2024-01-13 20:14:02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下面是陈教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学生:陈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海上丝绸之路”。 陈教授:好的!“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海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当时我国的商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通过船只运往海外,又带回了香料、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海上丝绸之路”的通,不仅为当时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宁波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活动二:下列材料是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 起点的部分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
【材料一】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它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
【材料二】宁波人历来活跃在国际商贸舞台上,他们走南闯北,开拓新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据不完全统计,现有73000多宁波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宁波港已成为我国著名九大港口之一;唐朝时期,跻身四大名港行列;宋元年间,又是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清朝时,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今,宁波港拥有了“洋洋东方大港”的美誉。
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活动一:示例一: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的只是物质的流通吗?示例二: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吗?
活动二:有利条件:宁波地理条件优越,人们勤劳、勇敢,富有创新精神,宁波港的历史非常悠久。(意思对即可)
考点核心: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