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一般会产生折价债券。对于债券发行人而言,折价相当于向投资者预付了一部分款项。那么发行折价债券时,应怎么做会计分录?
债券折价发行分录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面值
按期摊销和计算应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
应付利息(按面值计算的利息)
债券折价如何理解?
债券折价是指价格小于票面价值的差额,对于债券购买者而言,低于面值购入债券是为以后逐期少得利息而预先得到的补偿;对于债券发行人而言,折价是为以后逐期少付利息而预先付出的代价。
投资者折价购入债券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小于实得的利息收入,只是应计利息的一部分。会计实务处理上,应将折价额在债券的存续期内采用直线摊销法或实际利息摊销法进行摊销。
1、直线摊销法: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平均分摊购入债券时的折价。
2、实际利息摊销法:按各期期初债券的置存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对各期利息进行计算及折价摊销。
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
债券按溢价发行
借:银行存款 35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3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50
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35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5
溢价摊销额
按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
借:财务费用 105
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7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5
折价发行又称“低价发行”,“高价发行”或“溢价发行” 的对称,发行债券时,发行价格低于债券票面金额,到期还本时依照票面金额偿还的发行方法。正常情况下,低价发行可以提高债券的吸引力,扩大债券的发行数量,加快发行速度,有利于发行者在短期里筹集较多的资金。
扩展资料
一般而言,债券折价发行的原因有下面几个:
①发行者信用低或是新发行债券者,为保证债券顺利推销而采用折价发行;
②债券发行数量很大,为了鼓励投资者认购,用减价的方式给予额外收益补贴;
③由于市场利息率上升,而债券利息率已定,为了保证发行,只能降低发行价格。折价发行时,由于债券的发行价格低于票面价值,使投资者的收益率大于债券票面利率,因此折价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可适当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价发行
发行债券完整会计分录怎么做
( 1)发行:
借:银行存款,
借: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债券发行费用:
借: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3)摊销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