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若是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了减值现象,具体应怎么做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分录
当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以上分录处理中,将计提的减值准备已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处置投资时,减值准备只是作为一个抵减科目,并没有转入到其他科目中。
例如,长期股权投资原值200万,已提减值准备10万,处置得款180万,该笔款项已全部收到,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80
投资收益 10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万
知识拓展:资产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是指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
企业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各种资产减值准备
月末结转资产减值损失时: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意: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要等到处置时才能转出。
资产减值损失的数额等于资产账面价值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即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计提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应怎么做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的基本分录:
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倒记,或借记)。
政策依据: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计提减值,计提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其他三类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的投资、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的减值,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来处理,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扩展资料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为获取另一企业的股权所进行的长期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变现,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
与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的首要目的并非为了获取近期的投资收益,而是为了强化与其他企业(如本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或商品经销商等)的商业纽带,或者是为了影响,甚至控制其关联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和财务政策。
股权代表一种终极的所有权,体现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投票表决的权利。通过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获得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企业能参与被投资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从而影响、控制或迫使被投资企业采取有利于投资企业利益的经营方针和利润分配方案。
根据企业合并准则第五条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者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情况。
合并方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亏损怎么记帐?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收股利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的,比照“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企业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期末,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的应分享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或——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账户,贷记“投资收益”账户。
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期末,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计算的应分担的份额,借记“投资收益”账户,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或——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账户。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润,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