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处理员工工资时,一般需要先计提。若是预付员工工资的,则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那么预付工资的账务处理,该怎么做?
公司预付工资会计分录
1、预付给某人工资时,相当于员工的个人借支,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XX职工个人
贷:库存现金
2、从工资扣除预付的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某人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其他应收款:指的是企业除买入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比如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备用金和存出保证金。
工资社保公积金完整会计分录
一、计提工资、社保、公积金会计分录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公司承担的社保部分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社保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计提公司承担的公积金部分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
二、缴纳社保公积金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贷:银行存款
三、实际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其他应收款——个人公积金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四、缴纳个税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工资薪金总额具体包括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员工预支工资怎么做账
员工预支工资,这样做账:
1、实际借资时会计处理如下:借:其他应收款(预支工资),贷:现金或银行
2、实际发放工资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现金或银存其他应收款(预支工资)
3、员工6月份借支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预支工资)2000,贷:银行存款 2000
7月份发放5月份工资时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资90000和制造费用30000,贷:银行存款118000及其他应收款(预支工资)2000,实际发放时多于计提的,少提的部分计入相关费用即可。
正常情况下,劳动所属期的工资应当在发生当期计入成本费用,而实际发放期则为个人所得税的税款所属期,发放期的下月15日之前为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期。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确认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是以取得收款权利付款责任作为记录收入或费用的依据,主要强调权责发生制,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预付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做
预付工资会计分录做法如下:
1、借,其他应收款——员工;贷,银行存款。
2、到正式发工资的时候再做冲账: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其他应收款——员工。
3、如果预付工资不是全部工资,应付工资大于借支部分: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员工。
会计分录是对某个经济业务记录其借方贷方账户及金额的纪录。做好会计分录要记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做好这点才能保证不记错。在资产、成本、费用方面的记录中,借方为金额增加,贷方为金额减少。
预付工资要怎么做会计分录
预付账款一般包括预付的货款、预付的购货定金。
预付给李某工资时:(相当于李某个人借支)
借:其他应收款-----李某
贷:库存现金
从工资扣除预付的工资时:(应付的工资刚好等于借支的,如果应付工资大于借支,再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李某
扩展资料:
一、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职工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