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外出旅游会计分录怎么做?
时间:2024-01-06 07:20:51 栏目:学习方法
公司为增强团队凝聚力,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发生的旅游费用,应通过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核算,相应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员工外出旅游的会计分录
公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旅游费应该计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中。因为员工旅游与生产经营无关,所以费用不能在税前抵扣,会在汇算清缴的时候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员工外出旅游费,可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 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职工福利费
借: 应付职工薪酬 —— 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职工福利费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公司员工去旅游,旅行社开具的“综合服务费”发票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同时:
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职工福利是指企业为职工举办的集体福利以及建立的某些补助和补贴。其目的在于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便利职工生产和生活,解决职工生活的特殊困难。职工福利不同于工资和奖金。
扩展资料
法定福利包括:
①社会保险。包括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疾病、伤残、遗属三种津贴。
②法定节假日。按照2013年国务院令644号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2],全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
③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是指除属于社会保险,如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疾病津贴)、产假工资(生育津贴)之外的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如婚丧假工资、探亲假工资。
④工资性津贴,包括上下班交通费补贴、洗理费、书报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工福利
职工外出游玩费用怎么入账?
账务上:
借:管理费用 —— 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职工福利费
借: 应付职工薪酬 —— 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税务上:
1、个人所得税:
法律规定: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4 〕 11 号)规定:
按照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因此应将旅游费的总额平摊到个人,计入当月工资,按 “ 工资薪金 ” 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非雇员,按 “ 劳务所得 ” (即 20% 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企业所得税:
因为员工旅游与生产经营无关,所以费用不能在税前抵扣,会在汇算清缴的时候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管企业如何核算、会计分录如何做,员工旅游费都必须计算个人所得税,且税前不能抵扣。
扩展资料
职工外出游玩费用不可税前抵扣:
“职工福利费”项目列支的旅游费用不能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明确了职工福利费扣除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很明显,旅游费用并不在其中。所以,旅游的费用不得在“职工福利费”列支。
关于2008年以前的账务处理,入了管理费用-福利费税务机关在检查时没有提出异议的原因是,原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纳税人的职工福利费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主要变化在于税务管理重点从“计算扣除”转为了“发生”,2008年以前税务机关不监控支出用途,费用发生不发生都可以计算扣除,年底可能有未用完的余额。而新所得税法则要求加强用途管理,强调在指定范围内“发生”,否则不得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差旅费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差旅费的会计分录如下:
差旅费报销的会计分录应分为两种情况,即差旅费已全部支出和未全部支出。全部支出:借方:管理费用-差旅费;贷方:其他应收款-xx。现金借款:现金借款:管理费用;贷方:其他应收款-xx。
1、 差旅费业务报销的会计分录:
如果你没有向公司借款:
借方:管理费用-差旅费;
信用卡:现金。
专项训练题库
2.贷款时:
借方:其他应收款——xx;
信用卡:现金。
3.报销期间:
(1) . 所有花费:
借方: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方:其他应收款-xx。
(2) . 剩余现金:
借方:现金: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方:其他应收款-xx。
4.付款时:
借方: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方:现金:其他应收款-xx
所谓差旅费是指出差期间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公共及杂项费用和其他费用。差旅费是行政管理事业建设单位和企业的重要问题经常性支出项目。
相关介绍
报销原则
1.差旅费必须控制在各部门总预算内,不得超过。
2.员工必须提前提交书面申请,并填写出差申请表,由其直接上级批准。未经自己事先进行批准的,不予报销。
3.员工因工作需要临时向新的出差地点增加出差行程时,经出差人员审批人书面/邮件进行确认后,该增加的行程将被视为一个另一个出差工作时间,与原出差学习时间不连续;
4. 差旅费标准:员工差旅费、住宿费、补贴等基本标准见《集团差旅费报销管理制度》
报销流程
1.出差人员填写《差旅费报销单》——由直属上级审核,分管副总裁批准,财务人员审核——出纳结算和支付。各主管部门领导对差旅费进行报销的真实性、合理性负全责。
2、财务人员、审计人员、资金管理人员对报销程序、预算金额、票据合法性、真实性、差旅费标准等进行审核并负责。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