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备抵科目会计分录怎么做?
时间:2024-01-06 07:15:02 栏目:学习方法
会计常用的备抵科目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等等,对于备抵科目,相关会计分录怎么做?
会计备抵科目会计分录
1.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1)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2)转回坏账: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3.反冲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在期末时,由于存货的损毁,售价低于成本等原因,导致存货发生损失所要做的一项会计处理
(1)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应该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的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备抵科目如何理解?
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也就是被调整账户余额-调整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所以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是相反方向的。有了备抵科目就是所对应科目金额所反应内容要相应调减。
会计中的备抵账户有哪些?如何做会计分录?
备抵账户亦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其调整方式,可用下列计算公式表示:
被调整账户余额-调整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
因此,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是相反的方向: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则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在贷方;反之亦然。
备抵账户,按照被调整账户的性质,又可分为资产备抵账户和权益备抵账户两类。
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的备抵科目。除此之外,在企业会计中,主要备抵科目还包括有:
1.坏帐准备,是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备抵科目
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短期投资科目的备抵科目
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备抵科目
4.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
6.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在建工程科目的备抵科目
7.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无形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
8.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是委托贷款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的备抵科目
抵减(备抵)账户:
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其调整方式如下列公式所示:
被调整账
抵减账
被调整账户(经济事项)
户余额
–
户余额
=
实际余额
抵减(备抵)账户包括:累计折旧,利润分配及八个减值准备账户.
其特点是:
1.与被调整账户余额方向正好相反,如固定资产账户(被调整账户)余额在借方,累计折旧账户(备抵账户)余额就在贷方本年利润(被调整账户)余额在贷方,利润分配(调整账户)余额就在借方.
2.与被调整账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3.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帐户的余额的一种帐户。此帐户主要是为了计算相应被调整的帐户的净额而存在的。如被调整帐户(a)的正常余额为为借方,a的净额=a的借方余额-a的备抵帐户(b)的贷方余额。(若b的余额也在借方,则为a-负b,即a b)。最常见的备抵帐户是所计提的8项减值准备帐户。
在备抵法下,发生坏账的会计处理为的会计分录为?
在备抵法下,发生坏账的会计处理为的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备抵法是期末在检查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的前提下,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相应转销应收款项的方法。
因备抵法是在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所以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坏账准备就可以了。
坏账确认:
一笔应收账款在什么时候才能被确认为坏账,其条件通常是由会计准则或制度给出的。不论会计准则或制度如何变化,在会计实务中,坏账的确认都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尽量做到真实、准确、切合本单位的实际。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应将其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上述三个条件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充分条件,其中第3个条件是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坏账损失的决定权在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
核算方法: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
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一、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关于直接转销法,我们还应掌握以下两个要点:第一,该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第二,在该法下,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应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然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二、备抵法,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即符合前述的三个条件之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至于如何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应用公式,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准备的计提(即坏账损失的估计)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首次计提时,坏账准备提取数=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以后年度计提坏账准备时,可进一步分以下四种情况来掌握:
(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年末余额(指坏账准备计提前的余额,下同),按差额补提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3)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不补提亦不冲减坏账准备,即不做会计处理。
(4)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出现借方余额,应按其借方余额与"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之和计提坏账准备。
总之,在采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的情况下,始终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即当年坏账准备计提后,一定要保持"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这一等式成立。此外,关于备抵法,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备抵法下的计提比例由公司自行确定;
②在预收账款登记在"应收账款"账户的情况下,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应收账款应剔除预收账款因素;
③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但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④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要熟练掌握,因为它还是我们理解合并报表中内部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在跨年度抵销时的一个基础。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