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无形资产出售会计分录如何写?

时间:2024-01-06 06:57:06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无形资产出售会计分录如何写?」,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93315.html

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一般是指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对于无形资产进行出售处理,可设置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无形资产科目进行相关核算,相关会计分录怎么做?

无形资产出售怎么做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资产处置损益(借差)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涉及)

资产处置损益(贷差)

无形资产核算内容是商业银行对无形资产的取得、转让、投资和摊销等的核算。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租赁权、土地使用权、商誉、自行设计并经鉴定的科研成果及软件系统等项目。

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区别是什么?

一、两者实物形态不同。

无形资产不具备实物形态,固定资产有实物形态。

二、核算方式不同:

无形资产有使用期限的,采用直线摊销法摊销,没有使用期限的,每期末进行减值测试,不进行摊销;摊销与减值测试方法的采用是互斥的。

固定资产是估计净残值后,按年限采取直线法等提取折旧,同时进行减值测试,对满足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要提取减值准备后重新计算折旧。提折旧与减值测试的方法是同时进行的。

三、税务处理不同:

无形资产税法要求所得税前按10年摊销。

固定资产税法要求按资产类别规定的年限提取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自用时)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时)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专门用于生产产品)

贷:累计摊销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应交税费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银行存款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借:累计摊销

借: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

贷:无形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扩展资料:

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构成也不尽相同。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形资产

出售无形资产会计分录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80000

累计摊销 6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00

贷:无形资产-商标200000

应交税费 9000

贷:营业外收入36000

已摊销 20/10x3年=6万

税18万x5%=9000

账面值=20万-6万-5000=13.5万

营业外收入=18万-13.5万-9000=36000

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分录怎么写

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

1、如果是本单位使用,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2、如果是作为业务成本对外出售,分录如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什么是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狭义的无形资产即专利权、商标权等。

累计摊销是什么?

累计摊销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登记已计提的累计摊销。类似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

累计摊销科目为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列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内,作为无形资产的减项。累计摊销只属于无形资产的调整科目,登记方向与无形资产登记方向相反。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