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一般涉及认证后,入账后以及先认证后入账等相关账务问题,对于进项税先认证后入账的会计分录应该如何编制?
进项税先认证后入账的会计分录
1、取得进项票当月认证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其他相关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
2、待认证进项税额转入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
进项税已入账但未认证的会计分录
在下个月把抵扣联认证抵扣掉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在第二个月把抵扣联认证抵扣过后,即可把待抵扣进项税转入进项税额中: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
如何理解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指企业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等等,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采用一定的计税方法计提的应该交纳的各种税费。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金,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该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有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等。
进项税先认证后入账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购进商品或者服务取得的进项发票,在认证的时候计入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认证的当期就应该做对应的会计分录,不然会计账上的进项税额和企业申报表上的金额不一致,比如企业购进原材料的分录为,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等。
待认证进项税认证后如何做会计分录
理论上在业务处理时,应该是取得进项发票才入账,并且在入账当月认证,所以待抵扣进项,应该是当月销项不够时才会发生的业务,而不应该出现没有认证待抵扣的进项税额。这样,进项税入账时的分录应该是: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借:原材料(或直接进费用的管理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月末,当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时,如果是因为进项大于销项,则不予结转,也不用交增值税,自动延期到次月抵扣,如果借方大于贷方是因为预缴了增值税,也就是已交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则应该结转进未交增值税科目,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如果因各种原因,当进项税额多需待抵扣,又不想认证的话,建议暂不入账,待认证月才入账。
恒企教育是专业的会计培训机构,开设会计实操猎才计划,适合想要在会计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掌握专业会计技术的学员,八步体系,培养上岗型经营管理会计人才。
待认证进项税额认证以后怎么做分录
待认证进项税认证后会计分录如下:
1、取得进项票当月认证
借:相关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
2、待认证进项税额转入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
进项增值税发票已经入账但未认证,可在下个月再把抵扣联认证抵扣掉的,在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凭证时,把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科目里即可。
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应付货款。
在第二个月把抵扣联认证抵扣过后,即可把待抵扣进项税转入进项税额中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
一般纳税人在购入货物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为了能及时的将发票账单进行账务处理,就出现了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收到发票账单后。
借:原材料等应交税费-增值税-待抵扣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或应付账款。
待需要认证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待抵扣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