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应按规定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所得税留抵时的情况,应设置应交税费科目核算,有关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留抵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留抵会计分录怎么写?
财务上你只需要做预缴的分录即可。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形成应交税费的借方余额,就可以留抵以后的税款了。
应交税费是什么?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等,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采用一定的计税方法计提的应交纳的各种税费。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1、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
2、本科目应当按照应交税费的税种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是什么?
计提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取得应税所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境内企业或者组织,就其生产、经营的纯收益、所得额和其他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
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1.按月或按季度计算应预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跨年4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缴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
3.缴纳年度汇算清缴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会计分录方法: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留底退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法律分析:增值税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就是增值税留抵税额。国家特别规定退还本应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就是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显而易见,留抵税额退税不是政府补助。
会计分录如下:
一般纳税人按规定计算的应收留抵退税额,借记“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科目,收到留抵税额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科目。
与此相适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有关栏目内容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在增值税税纳税申报表有关栏目内容作调整前,需注意本期进项税额转出额的取数口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