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种我国古代的称谓是指90岁老人的
时间:2023-10-18 21:04:55 栏目:生活资讯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除了叫“耄耋”之外,还有一个称谓是“鲐背”,鲐是一种与,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皱褶的皮肤。耄耋这词很稀少,毕竟它出自古代,是指老人有八、九十岁的年龄,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思议的。到了60就是花甲之年,这时的人头发已经花白,皮肤皱纹多,到了70就是古稀之年,随时都可能逝去,再大就是耄耋了,此时老人一旦逝去,是很正常的,常被人说是得以寿终。耄耋这词在汉代就已出现,在《汉·曹操·对酒歌》中有记载:“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老人都可以快乐活到老,大王您的贤良圣恩惠及天下万物。
《对酒》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表达自己政治理想的杂言诗。此诗中描述了清明太平的社会环境里,人们自由舒适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天地间,人为贵”的人本思想。全诗用语灵活,句式自由,语气顿断,意绪连贯。
《对酒》属于乐府诗《相和歌·相和曲》。同《度关山》一样,都是表达作者政治理想的诗篇。此诗描写了一派太平盛世的欢乐景象。对酒高歌,激起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认为,没有官吏上门催租、政治清明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社会。在这一社会中,君圣臣贤、讼狱不兴、五谷丰登、国富民足、 路无拾遗、人人皆得寿终。这些作为诗人的理想社会令人神往。政通人和,物阜民康,构想诚然是美妙的。然而,诗人却不得不面对战火不断、百姓痛苦地呻吟的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实在是太大 了。可以说,诗人描绘的社会和人生理想是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生发的。其精神支柱和思想渊源,主要是儒家的,同时也有法家和道家的。一般认为,曹操尚法。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应该说他具有外法内儒的特征。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