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座位和大脑的战争孟庆德  聪明的基础是什么?聪明的基

时间:2025-02-13 09:24:3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座位和大脑的战争孟庆德  聪明的基础是什么?聪明的基」,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3799.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座位和大脑的战争

孟庆德聪明的基础是什么?聪明的基础是我们的身体。身体冷了,要让暖起来,身体累了,要歇下来。暖起来是好的,歇下来是好的,于是把这好的送给大脑,大脑把好的记住,反过来更好地为身体服务。

记住是人类进化的一大要件。如果记不住,许多轻巧和便宜都会忘却,许多费过力气的事情又要重新做起,许多吃过的亏又要重头再吃,而人类从树上走到平地,势必还得从平地走回树上去。芳香是诱人的,所以鼻子前凸。坐下是舒服的,所以屁股上的肉厚,这可能都是记住的结果。

人类从一懂事就明白了,天地间是充满矛盾的。世上许多可以使身体受用的东西大多在人的身体之外,要想让那些东西服务于人的身体,就要走去把它拿来,一旦走动就会失去坐着的舒服,走去的过程不仅劳累,途中还很有可能遇到麻烦和危险,这些麻烦和危险若是足够大,很可能就会永远终结自己坐着的享受。既要把远方的东西拿来,又不失去坐着的舒服,最好能让别人代替自己迈动双腿,而自己代替那人坐着。于是,人类实现了一次大大的进化,聪明的大脑在这时候诞生了。

有人舒服自在,有人辛苦劳累;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不高兴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向对方学习,也想个办法让自己坐下来,让别人代替自己去走动;一种是颠倒一下世界,把坐着的拉下来,让自己坐到位置上去。前一种方法似乎不多见,后一种方法倒是世上的主要内容。

世界很大,能够提供给人们坐着的地方却不多,能够让人们坐得有质量的地方就更少。面对这种情况,古往今来至少有三种对待方式。一种是走的只管走,等到实在走不动了,才把那些坐着的人拽下来,自己上去坐一会。一种是自己虽然在走,但也不乏一个小小的坐的地方,虽然那坐的地方有些寒酸,不到万不得已,不敢想办法把坐的地方调换一下,万一弄不好,怕连原有的坐的地方也弄没了,这大概也是一种聪明吧。还有一种是已经有了坐的地方,而且坐得很舒服,为了保卫自己这坐的舒服,他在这周围布置了一重又一重的屏障,哪怕这屏障阻碍了人行,妨碍了交通,轻易不肯将屏障拆除。他让那些想要走得顺畅一些和想要来夺他座位的人拿脑袋来撞。

一方要撞,一方不让撞,时间长了,就要流很多血,这样的事情太伤眼睛,也给心脏带来太大压力。能不能把要由人走动去做的事让不是人的东西去做,让大家都能坐下来呢?人类在这里又有了一次进化,一大批聪明的大脑诞生了。

舒服的意愿一旦起了作用,大脑便飞速运转起来。自从大地上有了人,人类还从没有像最近100多年这样聪明,他们聪明到除了芬芳要由自己的鼻子去闻,除了烧鸡要由自己伸手去撕动嘴去咬以外,几乎可以坐着不动了。上帝不如人仁慈,人们正在往极致解放自己,他们把世上的一切都拿来为我所用,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坐着,他们走路要坐着,飞到天上要坐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连进行战争都可以坐在那里进行大规模的杀戮。他们在遗忘了自己曾有过一条尾巴以后,很可能会遗忘自己还曾有过双腿。

世上的一切,能够拿来的,都被人们拿来了。人们一边尽可能让自己的身体舒适,一边疯狂进化自己的大脑。他们尽情地饕餮,大力地挥霍,他们拿出他们的机器手,拼命伸向地球。他们不知道,地球也是有身体的,地球的身体若不好受,地球也是会不高兴的。

于是我明白了,聪明,可能也是愚蠢啊。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2期)

1、聪明与身体有什么关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文章常用问句,这篇文章也有,找出来体会其妙处,并把这妙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横线上再举三例,说明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坐着。注意语句前后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聪明,可能也是愚蠢”,你同意这个说法吗?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生活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聪明的基础是我们的身体。身体冷了,要暖起来;身体累了,要让歇下来。暖起来是好事,歇下来是好事,于是把这好事送给大脑,大脑把好事就记住了,反过来更好地为身体服务。这就是聪明。

2、①聪明的基础是什么

  ②能不能把要由人走动去做的事让不是人的东西去做,让大家都能坐下来呢

问句有有疑问、设问、反问等形式。以上两问是设问,其妙处是能够引起读者注意,同时也让文章过渡自然,让文章流畅而不失波澜。(意近即可)

3、示例:潜入大海深处要坐着,做作业写文章要坐着,插秧收割要坐着。(答案不唯一)

4、示例一:我同意这个说法。人类聪明,发明了塑料袋,好随时随地装东西,方便你、我、他。但是,不久,这塑料袋却造成了白色污染,这显示发明塑料袋是人类愚蠢的做法。

  示例二: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不管怎么说,人类历史都是浩浩荡荡向前发展的,这得靠人类的聪明。袁隆平能够研究杂交水稻,解口人类吃饭问题,关键是他胸怀大志,坚持不懈,总结失败教训,遇到困难、挫折、打击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品格也是我们人类永远的财富。这不就是聪明,哪有什么愚蠢呀!(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