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我十岁那年,生病躺在了县城医院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儿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到卖冰棍儿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儿,冰厂距医院足足一华里,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儿,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给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儿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啊!”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服穿上。可当父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被拦在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待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豫思忖了半刻,用极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木讷、敦厚且黑瘦而苍老的父亲给我丢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体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爸却躲在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我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人羡慕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路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儿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眼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别人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的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张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那是父亲进城抽了500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的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有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有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中“爹疼满崽”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写了哪四件事?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知父亲躲在操场一隅注视颁奖会后,“我”神情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试加以想象,以第一人称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说:“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请结合文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父亲疼爱最小的孩子。
2.动作描写。要参加儿子的颁奖会的喜悦心情。
3.①父亲冬天为生病的“我”买冰棍儿。
②“我”为未让父亲参加颁奖大会感到内疚。
③父亲卖血给“我”买收录机,并教育“我”要有志气。
④父亲临终前与“我”握别。
4.略提示:应突出自己的自责、痛楚。
5.“我”延续了父亲的自然生命,更继承了父亲敦厚、慈爱、自尊的精神生命。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