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故乡二月戏石英  ①我很小的时候,县城西阂外文昌

时间:2025-02-13 06:14:1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故乡二月戏石英  ①我很小的时候,县城西阂外文昌」,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501087.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故乡二月戏

石英①我很小的时候,县城西阂外文昌庙对过,有一座气势很大的戏楼,据说是清朝或更早的明朝天启年间盖的。距我村七里西南方向的芦头镇也有戏楼。更多的是临时搭台演出,“龙抬头”一开始,各村的戏台便像雨后的蘑菇般冒了出来。至于为什么到二月才大唱特唱,可能在我们那里,正月还很寒冷。演戏和看戏都会受到影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附近几个庙会多在农历二三月,与庙会结合起来,当然就更红火了。

②当时,国内许多名角特别青睐我们这块山隅海角之地。就说三十里外的龙口港吧,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曾来过好几位。在县城戏楼唱戏的,则多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角儿和“名票”。自打我记事时,就有大人领着去“听戏”,有时因为看不见,就被扛在大人的肩头上。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叫小姜的男旦,扮相清俊,唱得也好,以青衣戏为主。听过他唱的《御碑亭》《春秋配》《三娘教子》等等。还有一位叫小孙的男旦,他演的《拾玉镯》和《梅龙镇》最为观众叫好。我当时太小,根本不懂一些功夫动作的“奥秘”。臀如说那个小姜在裙裾下面遮掩着走步,怎么就能像流水那么快,而且还看不出抬脚的节奏。有时我使劲抻着脖子仔细观察,还是看不出门道来。另有一位据说是唱高派的老生,只记得姓刘,给人的感觉派头儿挺大,常演的剧目有《路遥知马力》《逍遥津》《黄金台》《乌盆计》之类。听大人说他有一个毛病,爱笑场。果然,有一次,他不知受了什么触发,掩在髯口后面的嘴不住地笑,不得不背过脸去沉了一会儿才打住了。

③在我的记忆里,最具轰动效应的是“龙抬头”,那天芦头镇戏楼上演出的《苦中义》,至今我也弄不清是一出新编剧还是老戏,剧情无非是兄妹凡入备受继母虐待的故事。由于演员非常入戏,十分投合观众的心理。其中一位孙姓丑角演员据说是从京城里特聘来的,在剧中饰演傻子哥,成为全剧的灵魂。因此一出戏演了数日,人们还没看够。那些日子,可说是村村大谈《苦中义》。这个孙姓演员也成为乡亲们心目中的。

④每当“大戏”落幕之后,余音似乎仍在脑间萦绕,余兴远未尽消。这时,村里凡有“戏匣子”的主儿,在雨雪天不能下地干活时,仍与正月闲时那样,招呼三五爱好者到他“舍下”去欣赏唱片。我村一邢姓票友,我称其为二舅,家里藏有一百多张唱片,比如,梅兰芳的《凤还巢》、马连良的《苏武牧羊》、言菊朋的《捉放宿店》、程砚秋的《贺后骂殿》、金少山的《锁五龙》等,应有尽有。(摘自《读写天地》2011年第4期)

1、文中作者主要回忆了儿时的什么经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②段中加粗词语“听戏”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刻画了儿童怎样的心理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苦中义》这出戏一时很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答案:本文中作者主要回忆了儿时看戏的经历。

2、答案:指“我”因为年幼,还看不到戏台上演出的戏,所以只能听演员的演唱。

3、答案:这写出了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

4、答案:那些日子,可说是村村大谈《苦中义》。这个孙姓演员也成为乡亲们心目中的明星。

5、答案: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意思对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