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一)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

时间:2024-04-25 02:57:09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一)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4867.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一)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二)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③经年:一年左右。

④干:求见。

⑤甫:刚。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手不释书(放下)

B.或颠坠崖谷(有时)

C.会有土寇(恰好)

D.如是日千百遍(日子)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B.必无所疑乃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自练乡兵与之角 孔子曰:何陋之有

D.几为所擒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顾炎武和刘羽冲都是好读书之人,但他们学成的结果截然相反。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D

2.AD

3.①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

  ②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渠道灌进村子里,村里的人差点儿成了鱼(淹没了)。

4.顾炎武: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走访当地人,考察当地风土区域,以修正书本上的错误,可见其书读得活,并不盲目迷信。

  刘羽冲:缺乏实际经验,只知道照搬书本去做事,结果自然是失败,可见其死读书,不懂得灵活运用。(意思符合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