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诗经·国风·王风·黍离①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

时间:2024-04-25 00:45:56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诗经·国风·王风·黍离①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3341.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诗经·国风·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

①周大夫行役经京城地区,宗庙公室变为黍稷。他不禁悲悯周的颠覆,彷徨不忍离开而创作此诗。

②行迈:远行。迈,行,走。

③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④摇摇:心神不宁。

⑤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⑥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1)联系全诗看,作者为什么要写“彼稷之苗……之穗……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三章多反复,请问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彼稷之苗……之穗……之实”,表面是写稷生长成熟的过程,实际是写京城故址沧桑之变;写稷生长成熟,也说明作者屡过此地而兴叹,更突出其慨叹之深。(意对即可)

(2)诗中多反复,强化了所写内容,突出了由于昔盛今衰而生的慨叹,加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意对即可)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