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①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

时间:2024-04-24 22:39:17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①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1868.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①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②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上文两段文字都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试给第一段加上标点。(在原题上加标点即可)

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迳狼尾滩_____________

②负刀牵牛_____________

③虽途迳信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犹望见此物_____________

⑤相去二里_____________

⑥悉作人面形_____________

⑦或大或小_____________

3.试把第二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一段中与行者歌谣相呼应的语句。(用波浪线标出)

5.用现代汉语说出第二段文字中“人滩”何以得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比较上面两段文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东,……迳黄牛,……滩,……曰“黄牛滩”。……起,……人,……牛,……黄,……高,……回,……宿,……物。……曰:“……牛,……牛,……暮,……故。”

2.①经过②背③即使 住两夜④还⑤距离⑥全、都⑦有的

3.江水又向东,流经狼尾滩,又越过人滩,袁山松说:“两滩相距二里。人滩的水流十分湍急,滩南岸有青色石块,夏天淹没冬天露出,那些石块棱角清晰,分布在几十步中,都像人面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其中特别清楚的连胡须和头发都具备,因此叫做‘人滩’。”

4.此岩既高……犹望见此物。

5.因为滩南岸有石块,都像人面形状,其中清楚的,连胡须和头发都具备。因此叫做人滩。

6.都写了岸边的石的形状,都用了比喻手法和引用说明。

不同点:

①段写法由近到远,抓住一块岩石去写。

②段由远到近,从大到小,写了一些石块给人的总的印象。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