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蛋白粉  ①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大致可以分成4类:一类是

时间:2024-04-24 17:54:33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蛋白粉  ①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大致可以分成4类:一类是」,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88526.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蛋白粉 ①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大致可以分成4类:一类是已知有营养价值,对特定的人群有益的,例如维生素、矿物质制剂;一类是已知没有营养价值,纯属骗人的,例如所谓的“核酸营养品”;一类是其保健价值还缺乏可靠依据的,多数保健品都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则是虽然有一点营养价值,但是物非所值,没有必要去吃的,蛋白粉就是这一类。

②人体内含有数万种蛋白质,它们是最为重要的生物分子,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它们的参与。但是食物中的蛋白质却无法被人体直接利用,它们在肠胃里被消化成了氨基酸,然后再被人体吸收。人体中的蛋白质是在基因的指导下,用氨基酸合成的。人体内氨基酸的最终来源是食物中的蛋白质。因此食物中的蛋白质虽然没法被人体直接利用,但是它们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却又是构建人体蛋白质不可或缺的材料。

③因为这个缘故,蛋白质是一种必需营养素,我们每天都必须补充它。不过需要补充的量并不多,大约是一天1千克体重补充0.8克优质蛋白质。对饮食正常的人来说,这个量并不难达到。如果你每天都吃蛋、牛奶、肉、豆腐这些优质蛋白食品,那么是不太可能缺乏蛋白质的:吃一个鸡蛋即可补充约6克蛋白质,喝一杯(250毫升)牛奶可补充8克蛋白质,而吃100克鸡肉、猪肉馅、豆腐则分别可补充19、17、8克蛋白质。因为缺乏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的,一般只出现在不恰当的节食、素食和贫困人口中,吃得起保健品的人不必有这方面的顾虑。

④如果你担心自己会缺乏蛋白质,那么靠吃蛋白粉来补充也划不来。按照某种著名品牌的蛋白粉的吃法,每天吃一次,每次吃10克,其蛋白质含量为80%,也就是8克,相当于喝一杯牛奶所含的蛋白质的量,而其价格却是牛奶的数倍。

⑤吃蛋白粉不仅在经济上划不来,在营养上也划不来。市场上的带白粉大多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而大豆蛋白并非品质最好的蛋白质。食物蛋白质品质的好坏,取决于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实际只有9种氨基酸是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的,必须从食物蛋白质中吸收,被称为“必需氨基酸”。鸡蛋、牛奶含有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而且比例恰当;大豆蛋白质缺乏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而且净利用率只有60%。也就是说,10克蛋白粉中的8克蛋白质其实只有5克能被人体利用来制造蛋白质,连一个鸡蛋都不如了(鸡蛋的净利用率达到90%以上)。

⑥吃高蛋白食物除了补充蛋白质,还能同时补充其他营养素,而这些是吃蛋白粉所不可能有的。例如喝牛奶可补充钙和多种维生素,吃鸡蛋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吃鱼能补充对心血管健康很有好处的不饱和脂肪酸,吃肉能补充铁,吃大豆制品(豆腐、豆奶)能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可见即使是吃大豆制品,也要比吃蛋白粉更有益身体健康,并且在经济上也划算得多。

1.食物中的蛋白质与人体有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段有两组数据,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是人体的必需品,为什么作者主张进食高蛋白食物而不选择蛋白粉这类保健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法被人体直接利用。

②食物中的蛋白质转换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③氨基酸是构建人体蛋白质不可缺少的材料。

2.第一组说明人体每天所需要补充蛋白质的量并不多。第二组说明每天进食优质的蛋白食品,就足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3.①经济上划不来,蛋白粉的价格高。

②营养上划不来,食物中的氨基酸种类全,而且比例适当。

③高蛋白食物还能同时补充其他营养素。

考点核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