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

时间:2024-04-24 11:43:2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84158.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帝与太子俱爱重之。七年,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帝两是之。杨荣尝毁义。帝不直荣。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帝笑曰:“吾固弗信也。”宣宗即位,委寄益重。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遗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遂卒,年七十三。赠太师,谥忠定。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明史·列传三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嘉其诚笃/嘉:赞赏。 

B.能委曲导意/委曲:曲意迁就。

C.迨世宗营永陵/迨:等到。

D.杨荣尝毁义/毁:诽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为更名“义”/恐卤莽为后忧

B.手书赐之/帝两是之

C.时旧臣见亲用者/即左右有谗荣者

D.帝与太子俱爱童之/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蹇义“小心敬慎”和“善处僚友”的一组是()

A.①瑢顿首不敢对②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

B.①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②能委曲导意

C.①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②义兼有之

D.①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②宣宗即位,委寄益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蹇义由于上奏论事都能合乎皇帝的意旨,加上他的诚实厚道,使得几代皇帝对他都很倚重。

B.蹇义熟悉典制掌故,通晓治国的体要,军国大事都倚仗他办理,甚至皇帝巡视北京,都要蹇义“辅皇太子监国”。

C.在修筑先皇寝陵时,宣宗皇帝询问蹇义、夏原吉,他们赞同皇帝遵从先皇勤俭节约的想法,后来修造皇陵都沿袭节俭的做法。

D.杨士奇拿张咏、傅尧俞、范景仁来比较蹇义,说他同时具备不以身外玩物矫饰自己、待人诚信、没有心机的优秀品质。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B

2.A

3.A

4.C

5.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6.①因此早晚在皇上的身边服侍,严肃慎重,不曾有抵触的神色。

  ②蹇义做人朴实正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善于与同僚朋友相处,不曾说一句伤害别人的话。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