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
 
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
 
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朕少好弓矢( )
 
(2)皆非良材( )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4)数延见( )
 
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
 
4、(1)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再有力射出的箭也不会直。
 
  (2)(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5、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