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文言文阅读。(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俨然:( )
交通:( )
悉:( )
要还家:(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作者在《桃花源记》和《饮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请结合文意和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齐整有序的样子(2)交错相通(3)全(4)邀请
2、有良田、美池和桑林竹林这类(东西)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
5、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和谐美好的社会。
6、例:城市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问题提供创意性的解决途径。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