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墨子鲁问(节选) 鲁阳文君①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
时间:2024-04-23 21:12:38 栏目:学习方法 鲁阳文君①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png)
题目内容:
文言文阅读。墨子鲁问(节选)鲁阳文君①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②亓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③,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④。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⑤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⑥哉?”
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为必然也。”
【注】①鲁阳文君:即公孙宽,楚惠王授予他鲁阳之地,故又称鲁阳文子。
②天诛:上天的惩罚。
③杀其父:杀害他们的国君。
④不全:指五谷不熟。
⑤强梁:强横,强悍不顺。
⑥悖:荒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谓阳文君曰( )
(2)今举兵将以攻郑( )
(3)故其父笞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子墨子闻而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选文,说说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对……说(对);
(2)来(用来);
(3)用鞭、杖或竹板打
2.墨子听说了就去阻止他(攻郑)。(意正确即可)
3.墨子是一个反对战争、坚持正义、机智善辩的人。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